“现在按时间表和路线图,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将在2015年内启动,根据工作的需要,几个部委都在加强合作,尽量的往前走。”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表示。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保险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8月28日,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徐晓波与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作客中国政府网,就该《意见》提出哪些新的思想和原则?推进“现代保险服务业”需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确保《意见》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等网友关心的问题给予了回答。
  当被问及网友比较关注的“减税养老”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时,熊志国回答称,从商业保险来说,减税养老主要是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对这个方面国务院也一直很重视。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保险,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延税优惠,不是不交税,而是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交税,通过税收递延的方法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办法。通过这种税收优惠鼓励个人为自己退休以后积累一部分养老金,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国家。美国和欧洲都是这样的。2009年国务院已经提出来要探索发展个税递延的养老保险,已经做过一些技术的准备。
  熊志国表示,发展商业保险可以有效提升养老金积累效率,显着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健康保障需求,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突出优势。
  据悉,对于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意见》已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到2020年,我国的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人均3500元的量化目标。对此,徐晓波表示,在预期目标的设定上,国家统筹考虑了保险业发展的现实和需要,以及历年来保费收入的增长情况,我们判断未来一段时期保险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到2020年,全国保费收入可以达到5万亿元,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这两个预期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