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26年会计副高职称评审条件有哪些?
2026年评审延续“学历+资历”双轨制,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学历门槛:专科需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满10年;本科/硕士/博士分别需满5年、5年、2年。部分省份对基层工作经历或社保缴纳有额外要求。
考试通过: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2026年成绩合格线仍为60分,成绩有效期为3年。未在规定周期内通过评审者,需重新考试。
实务能力:需提供近5年主导或参与的财务项目报告(如企业上市财务筹备、并购重组方案等),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级会计师评审合格标准如何划分?
2026年评审采取“国家线+省线”双轨制:
全国线:《高级会计实务》科目满分100分,60分合格,成绩全国有效,可申报全国评审。
省线:部分省份设为55分,成绩仅限当年或次年在本省评审有效。例如,甘肃、内蒙古等地明确省线考生仅限当年申报,逾期失效。
特殊政策: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对基层考生放宽评审条件,具体以当地文件为准。
三、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需准备哪些?
评审材料需围绕“专业能力+业绩成果”展开,核心清单如下:
基础材料: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中级会计师职称聘书、近五年社保记录、《高级会计实务》成绩合格单(2023-2025年有效)。
业绩证明:项目合同、验收报告、管理创新成果等复印件,需单位盖章并标注个人贡献。量化成果(如“降本增效800万元”)可提升竞争力。
学术成果:2-4篇公开发表的会计领域论文(需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检索),部分省份接受课题结题报告替代。查重率低于20%为底线。
其他材料:继续教育学时证明(每年不少于90学分)、单位公示证明、推荐信(部分省份需2名高级会计师联名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