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级会计需要考几门?
202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仍仅设《高级会计实务》一科,但考查范围极广,涵盖企业战略、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等核心实务领域。
二、高级会计师如何高效备考?
1.基础夯实阶段(1-3月)
通读教材,梳理知识框架,重点掌握财务战略、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高频考点。建议搭配权威网课,通过案例解析理解抽象概念,辅以历年真题熟悉命题规律。
2.强化训练阶段(4-6月)
以近五年真题为核心,每周完成2-3套模拟卷,训练答题速度与逻辑性。总结高频考点,如合并报表编制、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等,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
3.冲刺模拟阶段(7-考前)
限时仿真演练,熟悉机考系统操作。整理易错点,关注2026年新增内容(如ESG信息披露),确保知识点全覆盖。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模板,提升实战表达能力。
三、高级会计师评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通过考试后,考生需在3年内提交评审材料,包括:
基础材料: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会计师职称证书、聘书等;
业绩证明:近5年参与的重大项目报告、财务分析文件或获奖记录;
学术成果:2-3篇公开发表的会计专业论文(部分省份要求核心期刊);
其他材料:社保缴纳记录、继续教育证明、评审申请表等。
评审要点:材料需真实完整,造假将取消资格;论文需提前半年至一年准备,确保符合期刊要求;部分地区增设面试环节,考察实务能力与专业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