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级会计师评审新规已显端倪,条件与流程均有调整!条件上,业绩需3-5个量化重大项目,论文查重率严控15%内,多地推行盲审;流程分几个阶段:1-3月备材料,4-5月线上申报初审,6-8月答辩终审,9-10月公示。材料电子化、答辩权重提升,需提前规划。想精准适配?请跟随高顿会计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
一、2026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有哪些新变化?
2026年评审条件在保持“学历+资历+考试+实务”四维考核体系的基础上,或新增三项“隐形门槛”:
1.继续教育学时提升:要求近3年每年完成不少于120学时的继续教育(原为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占比不低于30%;
2.社保与工作年限匹配:非全日制学历需提供社保缴纳记录佐证工作年限,离职待业阶段不计入有效时长;
3.业绩材料量化升级:需提交3-5个重大项目报告,突出“降本增效”“风险管控”等量化成果(如“主导XX项目节约成本500万元”)。
此外,部分省份对基层工作者放宽学历限制,但需额外提供扶贫攻坚等专项贡献证明。建议考生提前核对《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表》,确保社保、工作经历与报名地一致。
二、2026高级会计师评审流程如何推进?
评审流程分“五步走”,需重点关注以下环节:
1.材料准备期(1-3月):
基础材料: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中级会计师职称聘书、近5年社保记录;
业绩材料:项目合同、验收报告、管理创新案例(需单位盖章);
学术成果:2-4篇核心期刊论文(部分省份要求第一作者),查重率低于15%。
2.申报与初审(4-5月):
登录省级财政系统在线填报,单位人事部门公示后提交至财政厅。需注意上海、浙江等地试行“线上答辩预约”,未按时上传材料视为放弃。
3.答辩与终审(6-8月):
约30%省份组织答辩,问题聚焦业绩细节与论文核心观点,建议提前模拟“3分钟自我介绍+5个专业问答”场景。
4.结果公示(9-10月):
通过者名单在财政厅官网公示15天,异议可提交书面复核申请。
5.证书领取(11月后):
电子证书可通过“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下载,部分地区仍发放纸质证书。
以上就是【2026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有哪些新变化?评审流程如何推进?】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高级会计考试动态,欢迎前往高顿高级会计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