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会计师报考采取“学历+资历”双轨制,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基本要求:遵守《会计法》及国家会计制度,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无严重违纪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并具备专业能力。
2、学历与工作年限:
专科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需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满10年;
本科/硕士/双学位:取得职称后,相关工作年限缩短至5年;
博士学位:仅需取得职称后工作满2年。
注:部分省份要求提供继续教育证明或社保缴纳记录,建议提前咨询当地财政部门。
二、高级会计师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高级会计师考试成绩分为国家线(60分)和省线(≥55分)两类,有效期差异显著:
国家线考生:成绩有效期为3年,可跨年参与评审。例如,2026年达标者可申报2026-2028年评审。
省线考生:成绩有效期通常为1年,仅限当年或次年申报本省评审。若未通过,需重新参加考试。
提示:部分省份对省线考生有额外限制(如仅限本省评审),务必以当地通知为准。
三、高级会计师评审必须发表论文吗?
是的,论文是高级会计师评审的核心材料之一,具体要求如下:
数量与质量:需在具有CN/ISSN刊号的学术期刊发表2-4篇论文,部分省份要求核心期刊。每篇字数控制在2000-5000字,内容需结合实务案例,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时效性:论文需在取得中级职称后发表,部分省份要求评审前3年内完成。查重率需低于20%,严禁抄袭或代写。
选题方向:建议围绕会计准则热点(如ESG财务报告)、管理会计创新(如业财融合)或行业前沿问题展开,用数据支撑论点。
注意:上海、江苏等地明确要求核心期刊论文占比不低于50%,考生需提前规划发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