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高级会计师评审预计延续“考评结合”模式,需同时跨越四道门槛:
1.学历与资历双达标
博士: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相关工作满2年;
硕士/本科:需满5年(需提供连续社保记录);
专科:需满10年(部分省份要求基层岗位经验)。
注:非全日制学历需额外提供继续教育证明或职称衔接培训证书。
2.考试通关是前提
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2026年考试时间预计为5月16日),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国家线3年有效,省线仅限当年)。
考试题型为9道案例分析题,侧重战略财务、ESG披露等新热点。
3.业绩成果需量化
需提交近5年主导的3-5个财务项目证明,如:
企业IPO财务合规改造方案;
并购重组中的税务筹划报告;
成本管控体系优化。
需单位盖章并附原始数据佐证。
4.学术成果不可少
发表2-4篇专业论文(2026年起部分省份强制要求1篇核心期刊);
内容需结合实务案例;
查重率低于20%,发表时间需在取得中级职称后。
二、高级会计师评审流程如何分步攻克?
高级会计师评审全流程分五步推进:
1.材料筹备期
整理基础证件:身份证、学历证书、中级聘书;
撰写业绩报告:突出个人贡献;
论文查重定稿:建议提前1年投稿(避免期刊排期延误)。
2.申报与初审
登录省级财政厅官网填报信息;
单位内部公示5个工作日,人事部门盖章确认;
现场核验原件(部分地区要求)。
3.答辩冲刺期
30%省份设答辩环节(如北京、四川):
准备5分钟PPT,简述核心业绩;
专家提问聚焦“风险管控”“准则应用”等实务痛点;
答辩权重占总分30%。
4.终审与公示
评审委员会匿名投票表决;
通过名单在财政厅官网公示15天;
异议期后发放电子证书(部分省份保留纸质证书)。
5.证书激活
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管理平台”下载证书;
持证人可享受落户加分(上海+10分)、住房补贴(深圳30万)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