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级会计师评审采取“考试+评审”双轨制,需经历以下关键步骤:
1.报名及考试:1月3日-24日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完成注册、缴费,5月17日参加《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时长210分钟)。
2.材料准备:成绩公布后(预计7月),根据属地要求整理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中级职称聘书、社保记录、业绩证明、论文等。
3.申报与初审:6-7月通过省级财政系统提交材料,单位公示后提交至财政厅审核。
4.答辩与终审:部分省份组织答辩(如广东、浙江),专家围绕业绩、论文提问,占比约30%权重。
5.结果公示:11月-12月公示通过名单,次年3月颁发电子证书。
注意:上海、北京等地要求材料提前3个月准备,论文发表需在2023-2024年间完成。
二、高级会计师评审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需围绕“专业能力+业绩贡献”展开,核心清单如下:
1.基础材料:
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中级会计师职称聘书、聘书(或劳动合同);
《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合格单(2025年成绩单需在申报时上传)。
2.业绩材料:
近5年主导的财务项目报告(如IPO筹备、成本优化方案)、获奖证书等,需单位盖章确认;
量化成果示例:“主导XX企业财务系统升级,降本增效500万元”。
3.学术成果:
发表2-4篇专业论文(部分省份要求核心期刊),内容需结合实务案例;
查重率低于20%,知网、万方等平台收录证明。
4.其他材料:
社保缴纳记录(连续3-5年)、继续教育学时证明(每年不少于90学分);
单位公示证明、推荐信(部分省份需2名高级会计师联名推荐)。
避坑提醒:材料需按“封面-目录-原件-复印件”顺序胶装,超出页数可能被驳回。
三、高级会计师评审论文如何撰写?
高级会计师评审论文需注重“实务性+创新性”:
1.选题方向:
结合会计准则热点(如ESG财务报告)、管理会计创新(如业财融合)或行业前沿问题(如数字化转型);
示例:“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2.结构要求:
摘要:200-300字概括研究背景、方法与结论;
正文:分章节论述问题、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标注引用来源,避免抄袭。
3.发表规范:
优先选择《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核心期刊;
部分省份要求论文发表时间在评审前一年(如2024年12月31日前)。
加分技巧:在业绩报告中引用论文研究成果,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