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金融风险管理师)作为全球风控领域的权威认证,其备考周期始终是考生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不存在“一刀切”的标准答案,GARP协会虽给出一二级各200-300小时的参考时长,但实际备考周期需结合专业背景、学习时间等个性化因素调整。本文结合实战经验,拆解不同场景备考周期,提供科学规划方案,助你一次过线。
合理规划FRM备考周期
一、核心变量:不同背景考生的周期差异
备考周期的核心影响因素是专业基础与每日可支配时间,两类典型考生差异显著:
1.基础扎实者(金融/数学专业或持CFA):一级备考200-250小时,约3-4个月;二级250-300小时,约4-6个月。这类考生对定量分析、金融模型等核心内容接受度高,可聚焦难点突破。
2.基础薄弱者(跨专业或零基础):需额外1-2个月补基础,一级总周期6-9个月(300-400小时),二级7-10个月(350-450小时)。重点先攻克金融市场基础、统计学原理等前置知识。
在职考生特殊提醒:若每日仅2-3小时学习时间,需在上述周期基础上延长20%-30%,建议利用通勤碎片化复习公式,周末集中做专题练习。
二、通用框架:三阶段备考法高效落地
无论基础如何,分阶段递进式学习可最大化效率,建议按“基础-强化-冲刺”三阶推进:
1. 基础阶段(占总周期40%):1-3个月构建框架。以官方教材或精简讲义为核心,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重点理解风险管理基础、数量分析等核心模块的概念原理,避免死记硬背公式。基础薄弱者可搭配入门网课,补充金融市场常识。
2. 强化阶段(占总周期40%):1-2个月攻坚提分。聚焦高频考点与难点,通过分章节习题巩固知识,尤其针对一级的估值模型、二级的案例分析专项突破。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原因(概念混淆/计算失误),每周复盘。
3. 冲刺阶段(占总周期20%):1个月模拟适应。每天按考试时间(上午4小时)做历年真题或模拟卷,熟悉机考节奏与题型分布。重点复盘套卷中的高频错题,回归教材强化薄弱环节,同时背诵核心公式(如VaR计算、期权定价模型)。
我把备考的资料分享给大家,都是课程的内部资料,内含2026年最新考纲、干货知识点、重难点精编、FRM思维导图、每日知识点整理!几个G的干货,点击下方卡片↓↓↓,即可领取!

三、避坑指南:缩短周期的关键策略
1.拒绝盲目拉长周期,超过12个月易出现知识遗忘,建议一级与二级间隔不超过6个月;
2.善用资源提效,优先掌握官方指定教材核心章节,搭配真题解析课理解出题逻辑,而非沉迷各类杂书;
3.针对性取舍,考试侧重应用能力,复杂理论推导可适当简化,聚焦公式实际运用。
高顿教育
精彩内容已结束,欲知更多FRM考试相关内容,请移步【报考指南】栏目!一键轻松GET最新FRM报名流程、考试内容、证书获取等全面信息!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证新征程,高顿教育FRM陪您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