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ESG报告应运而生。ESG报告是企业对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的定期披露,旨在展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ESG发展前景
(一)国央企躬身入局,大型民企紧跟风口
在西方,ESG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主流投资策略,90%的标普500公司已发布ESG报告。在中国,央企上市公司率先行动,网易、万科、宁德时代等大型民企紧随其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ESG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推动社会、行业及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央企上市公司在2023年前全面披露ESG报告。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央企已计划设立专门的ESG主管部门。
随着绿色低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ESG发展势头强劲,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取得显著进展。然而,目前中国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比例仍较低。2021年,沪深上市公司中仅有26.9%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仅66家企业发布ESG报告,占企业总数的1.5%。这表明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应用范围广泛
可持续金融:迈入体系化发展轨道
2021年至2022年,我国可持续金融政策进一步完善,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监管等领域出台多项政策,涵盖战略规划、监管要求、标准制定、工具提供及实施措施等方面。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自2021年10月以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22年,国家多部委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发布多项绿色金融相关政策。
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绿色金融体系性建设
国家多次倡导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社会环境的作用,引导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在组织管理、政策制度、投融资流程、内控管理及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36条明确要求。
地方绿色金融新政频出
我国绿色金融遵循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的原则,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完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被纳入国家战略与顶层设计。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等“碳达峰十大行动”,结合“十四五”规划,我国在科技、能源、产业等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三)人才缺口大,发展前景广阔
ESG行业前景毋庸置疑。在招聘网站上,大量机构正在招聘ESG领域的专业人才,薪资待遇优厚,甚至非金融专业背景的候选人也有机会获得年薪60万至120万的职位。
在整体招聘市场缩招的背景下,ESG岗位却在持续扩招。例如,普华永道计划未来5年在全球招聘10万名ESG相关员工;安永成立专门的ESG咨询公司,计划扩招1300人;毕马威则计划未来3年在中国扩招7000人。
ESG为从业者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例如,有基金公司要求员工必须考取ESG证书;有银行员工被指派单独设立绿色金融部门;有金融机构中层被要求高度重视ESG。对于缺乏相关背景的从业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然而,ESG相关优质岗位的急剧增加对从业者是一大利好。由于ESG是新风口,目前竞争相对较小。许多顶级公司对ESG岗位的学历要求仅为本科,且没有严格的专业或资质限制,与其他常规岗位相比,门槛大大降低。这一红利期不容错过!
以上就是【ESG发展前景如何?读完本文就了解】的完整介绍,如有意了解ESG考试的更多信息,请点击【ESG报考指南】频道!立即取得全新ESG报名、考试、考试费用、证书等全面信息!备战ESG考试的全新篇章,高顿教育ESG陪您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