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SG介绍
在ESG范畴的界定上,ESG包含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这三个支柱,各界对此已经达成一致,但ESG三大支柱下所包含的主题和议题,各方的看法仍未统一。
二、双碳介绍
“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从概念上我们能看出来,“双碳”其实是“E”支柱下“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主题的其中一个议题——碳排放。因此简单来说,“ESG”是包含“双碳”的,而且由于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暖威胁,“双碳”目标的实现成为“ESG”话题中的关键议题之一。
除了“双碳”在“ESG”话题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中国,“ESG”和“双碳”也是互相推动的关系。
“双碳”的提出正在引领着中国ESG的发展。
可以说这两年国内“ESG”的大热,跟“双碳”目标的提出息息相关。
中国的ESG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2004年“ESG”概念被提出,2015年,中国金融学会成立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提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建议。2016年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了绿色金融的改革方向。而随着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ESG”在中国开始大爆发。
中国实现“双碳”的决心也推动着“ESG”投资的发展。
例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发布的GRI标准中有很大部分与碳排放相关,“双碳”实现减排的同时,必然会改善中国企业的ESG评级,推动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参与ESG实践和ESG投资。
推动ESG投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保障。
将ESG纳入监管可提高企业的ESG表现,统一的ESG披露标准也是有效推动“双碳”进程重要手段。对于银行、投资类金融机构来说,将资本向ESG领域倾斜,提供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将ESG纳入投资决策流程,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双碳”目标的支持。而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以节能减排的目标,加大ESG技术研发和创新,将ESG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体系,可以获得真正的长远的可持续商业利益,能够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的长远愿景。
“ESG”跟“双碳”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是长期与短期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将推动、促进“ESG”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让ESG在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不得不说,中国的ESG目前更注重“E”的发展,我们在关注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忘了ESG里面的其他两个支柱。中国社会关注的ESG议题,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ESG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比如缩小贫富差距,乡村脱贫、应对人口老龄化、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