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根据省、市局征管改革的要求,蓝田县局在全市局范围内率先吹响了征管改革的先锋号。本轮征管改革的重点是构建风险管理大格局,为此,县局坚持不懈地推进既符合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又符合蓝田地税实际的风险监控、风险应对及专业评估的现代税收管理体系。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纳税评估是加强税源管理和防范税收风险的重要手段。在深化征管改革中,应以防范税收风险和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大力探索专业化集约化纳税评估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作为县局稳步推进深化征管改革的重点,从纳税评估制度健全、专业管理、工作常态化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避免纳税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充分发挥纳税评估防范税收风险和加强税源管理的作用,促进税收管理水平提升,为建立并完善适应县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税收管理机制创造条件。
 
  一是改革税源管理方式,评估纳入征管基本程序。明确纳税评估作为加强税源监控和防范税收风险的基本手段,纳入征管基本程序。实现风险管理着重将风险应对和基础管理事项分离,即按照“信息采集-信息核实-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绩效考评” 的原则,积极构建以“县局机关、纳税服务、信息采集分析、风险管理评估、税源专业化管理、税务稽查”六位一体的管理新机制,在职能上全面确立风险采集、分析、推送与风险管理评估相分离,形成业务管理闭环。
 
  二是设置专业机构,工作实施机构团队化。设置专职风险管理评估机构,确立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初步给风险管理评估所编制10人,随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将增至15-20人,将高精尖人才适度集中于风险管理评估机构。纳税评估具有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的工作特点,按照深化改革推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整合资源和调整内部机构职能,成立风险管理评估所,负责对信息科以及省市风险管理评估部门推送的风险数据机型核查,按照风险类别及逐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原则,设立风险管理一组、二组、三组,分别对工商业企业、房地产建筑业、个体零散税源进行评估。
 
  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实现评估常态化。注重加强纳税评估日常工作管理,具体从纳税评估计划实施、评估数据分析、行业和个案评估户的筛选、评估疑点分析、评估方法运用、约谈举证、实地核查、评估期间税收辅导服务、评估结果认定、达到高风险的移交稽查处理、评估提出的防范管理风险的加强征管措施建议、评估结果评价和工作反馈机制的落实等方面,加强评估具体工作实施及运行过程的监管。
 
  四是扁平与集约结合,实现风险防范严密化。按照征管改革方案的设置和结合纳税户规模、管理方式的实际情况,开展纳税评估集约与扁平化相结合管理。集中县局评估专业人员,对本地重要税源户、一般性和风险问题移送纳税户开展纳税评估,并对本地纳税户包括较大规模的核定征收户开展评估。
 
  五是健全评估工作规程,实现工作规范化。建立“评估四分离”工作规程制度,即评估分析(疑点对象筛选)、评估约谈、评估核查、认定处理等四个工作过程分工明晰的操作规程,从事评估分析与评估核查岗位的人员分开,加强评估过程监督制约,防范评估风险,使纳税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蓝田县局从优化业务流程入手,建立了一套专业化税源管理的高效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发挥每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
 
  小编的名言积累: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9种特权。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