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地税,“四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秦淮地税以风险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降低税收执法风险隐患,着力打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诚信文明的税收环境,构建和谐税务。
 
  一体化统筹。把依法行政作为贯穿税政管理、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税务检查、人事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核心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建立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和税务督察管理办法,制定涉税案件审理制度、重大减免税和行政审批事项集体审核制度,修订绩效考核办法,明确税收执法工作内容、突出税务督察要求,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强化过错责任追究,形成一整套覆盖执法全过程的税收执法人员的监督、考核、激励、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执法督察在规范执法、促进管理、防范风险、服务大局等方面的作用,把督察工作置于决策、执行、管理各个环节之中,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精细化提升。细化规程, 明确和规范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实施程序、工作职责、考核范围和过错追究方式;统一税收执法事项以及执法岗位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明确行政处罚裁量适用的基本原则,明确证据收集取得的方法和程序、审查认定的步骤和规则,确定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幅度和对应标准,约束行政裁量行为,实现对税收执法执行、评价、问责的全面规范。注重痕迹管理和风险控制,强化税收执法过程记录,规范相关文书,以模版形式展示执法文书、执法证据、处罚裁量等要求,解决了执法文书、执法案卷标准不一、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将绩效管理引入税收执法工作中,将岗位设置和能级管理相融合,平衡岗位间的责任风险。提高干部税收法律遵从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信息化支撑。大力推广阳光政务,实时监控税收执法风险,对违规执法行为及时做出预警。创新管理手段,探索实行信息化督察方式,提高执法督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大集中系统,及时发现疑点、行为异常和易错环节,开展查前预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的对象、重点和突破口。对督察发现的过错行为及时梳理通报,对发生过错较多的执法行为,认真研究、揭示动因,制订相应整改和防范措施,通过人工考核解决个别系统无法监控的问题。
 
  社会化助推。加大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宣传力度,在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同时,增强其涉税维权意识,引导纳税人参与对依法行政、行风建设、党风廉政等工作监督,有效约束税务机关、人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畅通监督渠道,坚持特邀监察员工作反馈制度,进行廉政公约回访、举报案件回访,积极为纳税人、新闻媒体和人大、政协等部门创造良好监督条件,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促进行政执法水平提高。
 
  高顿网校小编:好男人有钱就变得更好,坏男人有钱就变得更坏。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