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蓬勃发展。栖霞地税结合辖区仙林大学城教育资源特点,重服务、拓信息、勤跟踪、精管理,扎实做好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非居民税收征管。
 
  一是强化跨境税源监控,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多样大学预科、双学历“3+1”、“2+2”等,资金构成、学费分成、流转方式、境外教师聘用薪酬等不尽相同;对外支付证明管理政策变化以后,地税部门对中外合作办学信息的获取更为被动。针对中外办学模式的多样性与信息获取的滞后性,栖霞地税将中外合作办学潜在税源纳入动态税源管理,积极加强与高校、工商、公安、外汇管理部门等信息交换,及时跟踪、全面掌握,从中方合作者入手尽早将动态税源信息税收征收管理,强化源泉扣缴管理。
 
  二是建设专业项目团队,把握征管关键环节。发挥机关实体化运作,成立专业项目团队,统筹与营业税、所得税、征管等内部信息采集传递。重点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是否构成学历教育、是否构成常设机构、合作办学费用分摊中的授权许可费用及对外支付、是否享受国际税收条款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审核,采取实地核查、约谈等手段,准确掌握涉税事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非居民税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强化政策宣传辅导,提高前置服务成效。围绕提高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税法意识、帮助扣缴单位规范非居民纳税人收入财务管理两条主线,针对性开展纳税提醒服务,组织编制外籍个人税收政策、国际税收协定、外籍教师税收政策汇编并组织专题培训。前置性政策服务引导境内教育机构做好外籍人士的基础信息登记,为中外合作办学跨境税源的后道跟踪提供基础支持。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