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农村居民都能喝上放心水,颍州区从2005年开始连续十年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至目前,已解决了全区21.89万农村居民和0.91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颍州区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拟新建水厂1处,扩建水厂2处,管网延伸2处,受益人口4.85万人,其中师生0.34万人,总投资2527万元,目前项目正在实施,工程计划2014年10月底完工。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突出一个“早”字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颍州区突出一个“早”字。每年年初,区委区政府都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和工作程序、支付办法,做到早规划、早布置、早招标、早实施。
颍州区水务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落实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加强工作调度,强化指导督查,立足于早,立足于实,立足于快,使饮水安全工程当年投资,当年发挥效益。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突出一个“实”字
为了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以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村老百姓早日喝上放心水,颍州区民生办、区财政局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保障项目资金按进度拨付到位。
颍州区水务局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区政府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明确颍州区水务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管理养护的具体责任单位,按照市场化运营方式,探索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实效。
与此同时,我区还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优先安排工程项目服务于美好乡村建设,优先保障美好乡村农村居民用水。适时调整供水模式,因地制宜规划管网布局,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为了美好乡村的又一亮点。
三是强化建后管护突出一个“管”字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好之后如何运行、怎么才能保证惠民工程让老百姓长期受益,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建后管养机制。
为全面落实《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和《颍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施意见》精神,颍州区水务局将2005年以来的42处水厂收归统一承包管理,发挥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加强2005年以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颍州区设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明确了管理中心的职责,提升了管理水平,管理中心管理人员采取“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的工作方式奔波于基层,做到了哪里有饮水工程,哪里就有管护人员的身影,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目前,颍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作状况良好,受益群众满意、社会效益可观。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由他们的工作取得*5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