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会计电算化》知识点: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一)特点
  1.寄生性,病毒可以寄生在正常的程序中,跟随正常程序一起运行。
  2.传染性,病毒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传播。
  3.潜伏性,病毒可以事先潜伏在电脑中不发作,然后在某一时间集中大规模爆发。
  4.隐蔽性,病毒未发作时不易被发现。
  5.破坏性,病毒可以破坏电脑,造成电脑运行速度变慢、死机、蓝屏等问题。
  6.可触发性,病毒可以在条件成熟时被触发。
  【例题1·多选题】下列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计算机病毒可以烧毁计算机的电子器件
  B.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传染力较强的生物细菌
  C.计算机病毒一旦产生,便无法清除
  D.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答案】ABC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机病毒主要特征的有( )。
  A.隐蔽性
  B.破坏性
  C.潜伏性
  D.传染性
  【答案】ABCD
  【解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1.按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能力分
  (1)良性病毒,是指那些只占有系统CPU资源,但不破坏系统数据,不会使系统瘫痪的计算机病毒。
  (2)恶性病毒,与良性病毒相比,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力更大,包括删除文件、破坏盗取数据、格式化硬盘、使系统瘫痪等。
  2.按计算机病毒存在的方式分
  (1)引导型病毒,是在系统开机时进入内存后控制系统,进行病毒传播和破坏活动的病毒;
  (2)文件型病毒,是感染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可执行文件,当执行该文件时,再进入内存,控制系统,进行病毒传播和破坏活动的病毒;
  文件型病毒主要以感染文件扩展名为COM、EXE、DRV、BIN、OVL、SYS等可执行程序为主。
  (3)网络病毒,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的病毒。
  网络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①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②通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软件传播;
  ③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播;
  ④通过P2P技术传播;
  ⑤通过网络游戏传播;
  ⑥通过局域网传播。
  【例题3·多选题】计算机病毒按其存在方式通常可以分为( )。
  A.系统引导病毒
  B.文件型病毒
  C.网络型病毒
  D.生物型病毒
  【答案】ABC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机恶性病毒的表现有( )。
  A.删除文件
  B.破坏盗取数据
  C.格式化硬盘
  D.不使系统瘫痪
  【答案】ABC
  【解析】恶性病毒的表现有删除文件、破坏盗取数据、格式化硬盘、使系统瘫痪等;选项D属于良性病毒的表现。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