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最全资料
  2015年,高顿网校一如既往,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我们共同努力,2015年梦想成真!
  第七章 企业涉税会计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1月15日通过银行划账上缴2010年12月应纳增值税额12000元,则正确的会计处理为()。(2011年)
  A.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B.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C.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2000
  D.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答案】D
  【解析】企业当月上缴上月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下列销售不动产涉及的会计分录,不正确的是()。(2009年)
  A.企业销售不动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B.计算缴纳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
  C.发生固定资产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D.销售不动产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答案】B
  【解析】应该选B,正确的应该是: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
  3.某商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1月8日上缴2002年12月应纳增值税额148000元,则正确的会计处理为()。(2003年)
  A.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48000
  贷:银行存款                   148000
  B.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4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48000
  C.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8000
  贷:银行存款                  148000
  D.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48000
  贷:银行存款                  148000
  【答案】D
  【解析】企业当月缴纳上月应缴未缴的增值税的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4.林某为C公司经理,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扣代缴,12月份税款为260元,公司代扣税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999年)
  A.借:管理费用             26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60
  B.借:营业外支出            26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60
  C.借:所得税              26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60
  D.借:应付职工薪酬           26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60
  【答案】D
  5.下列涉税会计分录,使用不正确的是( )(2008年)
  A.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应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B.如果企业当月多缴了增值税,应借记“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C.企业按规定应缴的保险保障基金,应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缴保险保障基金”
  D.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额,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贷记“营业外收入”
  【答案】B
  【解析】企业当月多缴了增值税,应该做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B选项的陈述不对。
  6.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税费,应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中核算的是( )。(2007年)
  A.房产税
  B.土地使用税
  C.教育费附加
  D.车船税
  【答案】C
  【解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均在管理费用中核算的。
  7.在纳税检查中,发现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的情况时,应在( )科目进行反映。(2002年)
  A.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C.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D.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答案】C
  8.某软件开发企业按照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收到按即征即退方式返还的增值税,该企业正确的账务处理为( )。 (2004年)
  A.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B.借:银行存款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C.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D.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现行增值税相关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视具体情况可依据()及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2010年)
  A.出口货物的到岸价格
  B.购进货物的不含税价款
  C.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
  D.税务机关核定的离岸价格
  E.出口货物的到岸价格扣除会计制度规定中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之后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