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学注册税务师的考生来说,听课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在网课老师的指导下,学员自己去精读钻研,才能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 解,牢固掌握应考知识。体验注册税务师考试题库>>
  2、单位犯罪主体。单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犯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主观方面必须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由单位集体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犯罪决定,并通过直接责任人员加以实施。
  (3)必须限于《刑法》的特别规定。单位只对《刑法》规定可以由其构成的犯罪负刑事责任。
  提示:不属于单位犯罪的有: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3)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不属于单位犯罪。
  (4)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
  (5)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没有任何关系的犯罪,不是单位犯罪。
  (6)仅为单位个人或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不是单位犯罪。
  (7)必须有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单位犯罪的罪名,没有规定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不能认定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即所谓两罚制。
  【例题】甲系某中外合资企业法定代表人,该企业在某一纳税年度中,采取销售不入账和谎称原始销售统计清单丢失的方式偷税人民币70万元,占该企业应纳税税额的15%,对该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
  A.甲构成偷税罪,单处罚金
  B.甲构成偷税罪,适用两罚制
  C.企业构成偷税罪,单处罚金
  D.企业构成偷税罪,适用两罚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单位犯罪的特征。根据规定,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金,即所谓两罚制。
  (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等。其中,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解释: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事发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有预见。有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是过于自信;应当预见而事先没有预见的是疏忽大意。
  【例题】果农张三,为防止水果被盗,在果园周围架了很多电网,一天晚上,王四来偷水果,不幸触电身亡,张三对该结果所持的主观态度属于(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是犯罪的主观方面。张三为防水果被盗在果园周围私拉电网,其主观上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致人触电死亡的后果,但为防盗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主观心态不是过失;同时,其私拉电网是为了防止水果被盗,主观上并不积极追求致使偷盗人死亡,所以其主观心态也不是直接故意,实际上他对于偷水果的人的死亡后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主观心态是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