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各位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2015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重要知识点,高顿网校为考生开设了高顿注册税务师考试题库,针对知识点做深入解析,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提高应试能力。
  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该方法认为,当会计与税务产生收入、支出上的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会计口径的利润认定所得税费用,以税务口径的利润认定应交所得税,二者之差通过待摊、预提来调整,其中待摊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预提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规律总结:
  ①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②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追加应税所得,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会冲减应税所得;
  ③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
  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登账额)=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该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规律总结:
  ⑥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⑦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调减应税所得,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会追加应税所得;
  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
  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登账额)=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⑩“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该时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规律总结:
  ⑾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⑿根据规律1可推导出如下规律: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