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审计,客观公正
“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是审计工作内在的、固有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一是要依法开展审计工作,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二是坚持每项审计都要摸清真实情况,充分揭露问题;三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认定和处理问题。审计实践说明,“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6原则,“客观公正”是审计工作的*6标准,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
(二)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质量,提高审计质量的核心在于工作的规范。一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以审计责任追究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以审计复核、审计考核和审计责任追究为主体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二是严格审计质量管理,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将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制定审计方案,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等;编制审计底稿,要事实清楚,要素齐全,定性准确;编写审计报告,要加强综合分析,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三)精心部署,周密履行审计程序
一是要科学制定审计计划;二是要突出审计重点;三是要强化综合分析。所谓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制定审计方案时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等;编制审计底稿时,要事实清楚,要素齐全,定性准确;编写审计报告时,要加强综合分析,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四)强化措施,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理论、审计业务、政策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审计规范的自觉性,增强审计人员规避审计风险的能力。
(五)重视审计风险,采用可靠、有效的审计方法
现代审计已由制度基础审计发展为风险基础审计,强调以风险为导向,不仅检查企业内部业务的经营风险,还要评估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外部风险因素,用以确定某一时期需要审计的主要项目及其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审计人员在选择了最小风险方案并予以实施后,还应跟踪审计业务过程,进行审计风险分析,以便发现方案不足之处和新的潜在风险,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