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指以内部控制为对象,在评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决定抽查会计资料的内容、范围和程序,据以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的一种审计方法。
  它是从传统的会计事项未基础的详细审计转化和发展过来的一种新型审计方式,由于这是一种科学的审计方法,不仅减少了审计的风险性,而且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故被许多国家确定为审计标准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确定合理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如何设计和优化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控制既是被审计单位对其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也是审计人员科学、合理地制定审计计划、评估审计风险.制定和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重要依据。由于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工作量将越来越重,以目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其承受能力与传统的审计方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好审计监督.必须要变革审计方法。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克服详查或大量抽查浪费人力和时间的不足.它不仅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达到深化审计监督的目的。
  2、有助于确定审计程序的实施程度、突出审计重点。
  审计方法、抽查重点及审计范围的确定.取决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审计人员就可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有利于从薄弱环节入手。有效地迅速地明确审计重.最和方向,既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又减少了审计工作量。
  3、有助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经济领域违纪违规的发生,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有些单位不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内控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加强内控制度审计.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合理、有效。审计工作不仅要揭露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还要在内控制度中找出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被审计单位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堵塞漏洞,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舞弊行为的“防火墙”作用.做到防查结合.以防为主.达到抓标治本的目的。
  4、有助于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别于传统的事后对经济活动及账目进行审查的方法.它将审计的重点放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及严格的执行程序上来.变事后审计为事前防范.有利于做到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把损失和浪费降到最低。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注册税务师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注册税务师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考试备考:注册税务师免费题库  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