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位同学不同阶段学习CPA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时的方法与学习计划,如下:
 
  今天成绩正式揭晓了,终于算功德圆满了。
 
  HD,D,C,P,通过里面的四个等级(类似于中文的优、良、中、及格),6门考试我每个都拿过了,虽然没有全优,但也满意了。
 
  回想刚参加考试的那会,2007年的9月,刚毕业,拿着一本那么厚的书……看英文书一页都得10分钟,蒙蒙的,国庆假期后背着书去“可爱”的漯河出差,考试前一天晚上赶回来北京,在咖啡屋里面跟老朱的快速过了一遍课本,第二天糊里糊涂地花了20天就上了考场,结果就是刚刚及格,有惊无险通过*9门综合内容考试(RPP,财务内容概览,职业道德等)。
 
  第二学期,2008年5月,报了2门考试,Financial accounting和Governance,由于课程难度加大,再加上项目的不确定性,不敢再拖到最后才看书,于是我提前两个月开始准备考试,这回看书的速度有提高了,8分钟一页的速度吧,然后把一些重要的概念用中文highlight在书的留白处,并且还总结了一些便于理解和记忆的资料。好在提前复习了,这次的复习期间项目工作不断,没有整块的时间可以请假,包括考试之前,于是只能限制自己每天回家都必须看3小时,无论是从8-11,还是9-12,甚至是10-1点,周末也是赶着完成平时因效率不高而没有完成的计划,然后我还是有点没底地上了考场,结果自然也是好的,一个及格,一个中,有所进步。
 
  第三学期,2008年10月,一鼓作气,我还是报了两门考试,但是难度继续攀升,对于我个人来讲是最难的两门,一门是从未有概念的auditing,一门是需要写作文写到手软,主观题占到70%的strategy。对于审计,我可是丝毫不敢怠慢,从7月份就开始准备复习,把中文书先看了一遍,然后看英文书,对照着理解,这里要多些一下师姐的标注,让我省了很多力气。进入8月,项目比较忙,还有顺带手看了看CICPA,就暂时搁置了复习。9月,项目访谈高峰期,无暇顾及;国庆假期,爸妈来北京,自然就不可能看书。直到国庆过后,我才意识到Strategy一点都没有看呢,好在提前有一些案例的内容准备,找几个考友组了个学习小组,分了个工,我就又带着书奔赴“可亲可爱的”漯河,在那里开始看我的战略。回来后,经过集体智慧对案例的分析,我总算*9次信心慢慢地上了考场,*9门战略考下来,感觉还不错。接着,*9门和第二门之间只有4天时间了,我要重拾7月份对审计的印象,理出思路,又是疯狂的计划和稍微自虐的执行,上了考场,因为怕时间来不及(审计的题目比其他科目多出50%)凭着感觉一气乱选,回家后自然是没底。好在功夫还是不负有心人,一个优秀(战略,看来咨询经验还是有帮助的)!一个中,又有一定进步了。
 
  第四学期,2009年5月,只剩下最后一门选修课了,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use,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保证前面的通过不成为沉默成本,我乖乖地提前2个月开始看书,认真看书,按照老师讲课备课的方式去看书,按着计划一步步来,虽然中间因为项目和学车耽误了些时间,但总体的把握还是不错。这门课复习到后来,我似乎找到了点高中的感觉,就是不想看书了,就那样吧,反正我也不想拿满分,良就够了,正好集全四个级别。然后平静地上考场,考试过程中还是高中的感觉,做着有些题觉得肯定没问题,有的题属于难度题也懒得想,于是从头到尾做完了,然后回头检查,跟其中几道变态的题纠结,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交卷走人,知道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不会很高分但也不会低,回家后也不像上几次那样有担心,但也不是完全的放松,只是觉得我可以开始完全放松地享受一下生活了。今天成绩出来,如我所愿,良,6门考试顺利拿下!
 
  总结这几次考试,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有计划,并且一定要执行自己的计划,无论多苦多累,然后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我会用一些中文关键词帮助记忆,会自己总结一些前后章融会贯通的东西),这样就差不多了,嗯,接着要向FRM继续进军,Finance的财务部分完成使命了,金融部分再加强,我个人的经济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天道酬勤,相信自己!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