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会计师《财管》: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知识点: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1.成本中心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
一个责任中心,如果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
类型
(1)标准成本中心;(2)费用中心。
2.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标准成本中心
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由于不作出价格决策,因此,不对收入负责;
由于不对设备技术作出决策,因此,如果采用全额成本法,不需要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负责。
费用中心
确定费用中心的考核指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由于缺少度量其产出的标准,以及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运用传统的财务技术来评估这些的业绩非常困难。
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

 
3.责任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的主要区别
 
项目
责任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计算
制造成本计算
核算目的
评价成本控制业绩
经营决策
按会计准则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
成本的范围
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
成本对象
责任中心
产品
产品
共同费用的分摊原则
可控原则:即谁控制谁负责, 可控的变动间接费和可控的固定间接费也要分配给责任中心。
只分摊变动制造费用,不分摊固定制造费用。
受益原则:谁受益谁负担,而且要分摊全部间接制造费用。

 
4.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方法
(1)直接计入责任中心
(2)按责任基础分配
(3)按受益基础分配
(4)归入某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
(5)不进行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