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会备考:几点教你掌握各个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顿网校】对于一次报考五门或六门的童鞋们,小编是非常佩服的。一次报五门或六门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毅力,也需要非常多的学习时间及高学习效率,注册会计师考试各个科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下面几点是小编通过对网校CPA培训班各个科目的著名老师的一些采访,总结了各个科目之间内在联系,希望各位看完会对自己的备考有所帮助。
1、会计和审计
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角度来说,注册会计师在执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会计是做账,审计是查账(当然不仅限于查账),会计涉及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审计的考试涉及很多会计知识。以前年度一度考过编制审计调整分录,虽然最近几年没有出现此类考题,但不意味着此类考题不会再出现。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会计知识对于审计考试的重要性,大家可以去高顿题库做一下往年的真题。
2、会计和税法
所得税一章是会计的重点章节,而其中的纳税调整知识在学完税法的企业所得税部分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即税法中企业所得税会促进会计中所得税的学习。当然会计中也会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等知识。
3、会计和财管
会计与财管的联系是在财务报表方面,财管有传统的财务报表,也有管理用财务报表,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在财管中更为重要。会计与财管的区别在于会计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处理的,而财管则基于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处理,关于这两个科目之间更详细的联系大家可以去听一下高顿网校CPA培训班老师的课件,很有帮助。
4、财管和战略
财管和战略在旧制度下本为一门课,只是在新制度下为体现风险的重要性而将其单列出来,逐渐丰富,独立成一门课。战略中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但非常简单,财管中的长期计划是以战略计划为起点。财管和战略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5、审计和战略
目前审计实行的是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教材中无一不体现风险评估与应对;而战略中也专门有一章讲述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而来,制度基础审计是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方法,虽然现在是风险导向审计,但是内部控制依然重要;而战略中专门有一章讲述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6、税法和经济法
经济法虽然在六门中相对独立,但与税法同属于“经济法”范畴。初级会计实务中经济法基础和中级会计实务中的中级经济法中均包括税法和经济法两部分。
小编建议大家以教材为根本,*9年报考的学员以高顿网校CPA辅导基础班为主,结合老师推荐的模拟习题。会计和财管侧重于理解和计算,审计和战略侧重于理解和记忆,税法侧重于记忆和计算,经济法侧重于记忆。会计、审计和财管要抓住几个战略性章节,比如会计中的金融资产、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审计抽样、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和生产与存货循环,财管中的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期权估价和产品成本计算。战略虽然是六门中教材最薄的一门,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各占半壁江山,应同等对待。税法要学好流转税和所得税。经济法要学好民商法。无论听哪个老师的课,或是以教材为主要及时复习的。
有了以上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介绍,相信大家都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科目组合,最后祝大家都能在2016年CPA考试中成功!
▎申明:本文由weily汇集整理,系高顿网校编辑团队汇编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注册会计师”(gaoduncpa),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包含*7的考试资讯,最全的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