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会计师《财管》预习: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含义 | 前提条件 | 缺点 | |
增量预算法(调整预算法) | 是指以基期水平为基础,分析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基期项目及数额,编制相关预算的方法。 | (1)现有业务活动是企业必需的;(2)原有的各项业务都是合理的。 | 当预算期的情况发生变化,预算数额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可能导致预算的不准确,不利于调动各部门达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 |
零基预算法(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 | 不考虑以往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主要根据预算期的需要和可能分析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的合理性,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 | 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的制约,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 编制工作量大。 |
含义 | 适用场合 | |
固定预算法(静态预算法) |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10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 固定预算法存在适应性差和可比性差的缺点。 一般适用于经营业务稳定,生产产品产销量稳定,能准确预测产品需求及产品成本的企业,也可用于编制固定费用预算。 |
弹性预算法(动态预算法) | 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联动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能的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系列预算的方法 | 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的编制,主要用于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
含义 | 优点 | 缺点 | |
定期预算法 | 是以固定不变的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作为预算期间编制预算的方法。 | 采用定期预算法编制预算,保证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在时期上配比,便于依据会计报告的数据与预算的比较,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 | 不利于前后各个期间的预算衔接,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 |
滚动预算法(连续预算法、永续预算法) | 是在上期预算完成情况基础上,调整和编制下期预算,并将预算期间逐期连续向后滚动推移,使预算期间保持一定的时期跨度。 | 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考虑未来业务活动,结合企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使预算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 【注】滚动方式:(1)逐月;(2)逐季;(3)混合。 不含“逐年”。 |

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平台,干货满满,抢鲜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号gaodun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