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权质押融资的操作上,长期以来一直以银行或信托公司独立运作以及银信合作为主。但迫于银行的信贷额度日益紧缺,且其贷款条件过于苛刻,很多限售股股东难以在急需的情况下获得银行的授信。
  “银行对上市公司股权的估值有两个标准,一是在净资本为基础上打8折,二是以股东获得股权时的历史成本计价。”某银行信贷部人士透露,“估算下来,评估值一般只有股票市值的两折。”
  即便是如此低的评估值,借款方也很难获得贷款。“银行对限售股的质押更加谨慎,一般很少操作。”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而借用信托平台,直接连接借款方和贷款方显得更有效率。
  由券商充当中间人来撮合急需流动性的限售股股东和资金充裕的机构,再借道信托公司的业务平台来操作股权质押与信托融资,正成为限售股股东获得流动性的新途径。
  但在具体的操作时,券商发现一些深市上市公司在办理股权质押手续时常常遇到麻烦。
  “沪市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在质押登记环节都进行得比较顺利,但今年年初接手的一个深市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项目却碰了壁,没有得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受理。”海通证券机构业务部某人士向记者透露。
  细找原因,原来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在股权质押操作细则上的规定有所不同。
注册会计师微信号
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干货满满,抢鲜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号gaodun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