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的用户(谁需要审计?)
  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1.2),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解读】
  “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降低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这里的“提高”说明的是,注册会计师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错报,只能合理保证经过其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这里的“降低”说明的是,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做到帮助审计用户消除财务报表的信息风险,但是需要做到将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信息风险降至审计可接受的低水平。
  这里的“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说明的是,注册会计师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如何使用财务信息提供建议,也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利用财务信息做出决策的未来结果作出任何保证,财务报表使用者自己承担其使用已审计财务信息的所有责任。
  2.审计的保证程度(审计工作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当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时,就获取了合理保证。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1.5),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解读】
  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这里的“合理保证”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是应当接近百分之百的保证,比如注册会计师可能有95%至98%的把握。
  3.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审计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1.2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
  【解读】
  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产生就是基于其独立于“使用者和经营者之外”,独立性是其“灵魂”和“生命”。同时,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保证,这个质量保证的基础是行业协会制定的一整套的“职业规范体系”。
  4.审计报告(审计的最终产品是什么?)
  审计报告就是注册会计师把审计结果传递给有关财务报表使用者。
注册会计师微信号
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干货满满,抢鲜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号gaodun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