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经营资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涉及的资产。
  【金融资产】利用经营活动多余资金进行投资所涉及的资产。
  大部分资产的重分类并不困难,但有些项目不太容易识别。
  特殊项目处理
  货币资金
  (1)货币资金本身是金融性资产,但是有一部分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所必需的。
  (2)在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时,有三种做法:
  ①将全部货币资金列为经营性资产。
  ②根据行业或公司历史平均的“货币资金/销售收入”百分比以及本期销售额,推算经营活动需要的货币资金额,多余部分列为金融资产。
  ③将其全部列为金融资产,理由是货币资金本来就是金融资产,生产经营需要多少,不但外部人员无法知道,内部人员也不一定能分清楚。
  在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时,要事先明确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
  短期应收票据
  (1)以市场利率计息的投资,属于金融资产;
  (2)无息应收票据,应归入经营资产,因为它们是促销的手段。
  短期权益性投资它不是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而是暂时利用多余现金的一种手段,因此是金融资产。
  长期权益投资经营性资产
  【提示】购买长期股权就是间接购买另一个企业的资产。当然,被投资企业的资产也可能包含了部分金融资产,但往往比例不大,不予考虑。
  债权性投资对于非金融企业,债券和其他带息的债权投资都是金融性资产,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债权性投资。
  应收项目
  (1)大部分应收项目是经营活动形成的,属于经营资产。
  (2)“应收利息”是金融资产。
  (3)“应收股利”分为两种:
  长期权益投资的应收股利属于经营资产;
  短期权益投资(已经划分为金融项目)形成的应收股利,属于金融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经营资产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列为经营资产;
  金融资产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列为金融资产。
  其他资产通常列为经营资产
注册会计师微信号
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干货满满,抢鲜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号gaodun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