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税差理论
  股利收益与资本利得的税率差和时间差。
  ——不考虑交易成本,股东的股利收益纳税负担明显高于资本利得纳税负担,企业采取低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
  ——考虑交易成本,当资本利得与交易成本之和大于股利收益税时,偏好于高现金股利支付分配政策。
  B、客户效应理论
  ——边际税率较高的投资者偏好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
  ——边际税率较低的投资者喜欢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
  因此,公司在制定或调整股利政策时,不应该忽视股东对股利政策的需求。
  C、“一鸟在手”理论
  股东偏向于股利收益而非资本利得收益。
  ——当股利支付率提高时,分红额增加,股东承担的收益风险会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也会降低,则企业价值提高;
  ——当股利支付率下降时,股东的权益资本成本升高,企业的权益价值将会下降。
  D、代理理论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希望企业采取低股利支付率。
  ——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实施多分少留的政策,既有利于抑制经理人随意支配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也有利于满足股东取得股利收益的愿望。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对处于外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弱环境的中小股东希望企业采用高股利支付率政策,以防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害。
  E、信号理论
  股利增长——可能传递了未来业绩大幅增长信号;也可能传递的是企业没有前景好的投资项目的信号。
  股利减少——可能传递企业未来出现衰退的信号;也可能传递企业有前景看好的投资项目的信号。
注册会计师微信号
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干货满满,抢鲜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号gaodun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