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会计》教材整体变动较大,主要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和《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南等相关内容对部分章节进行了相应修改。
  (一)会计基本理论(第1章、第28章)
  对于其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学习后面具体章节之前,往往很难做到深入理解,初次学习时可先做到基本了解,后期复习时再结合每章业务深入理解。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第2章至第11章、第13章)
  考生在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理解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重点关注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负债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第14章至第25章)
  考生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和企业合并等的会计处理;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前期差错更正的追溯重述法及其会计处理;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等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对财务报表项目的调整等。
  (四)财务报告(第12章、第26章、第27章)
  考生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及合并报表的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等;同时,考生还应注意每股收益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