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
  【例题】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反垄断法》规定的经营者集中?
  A、经营者合并
  B、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C、经营者通过合同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D、经营者通过合同外的方式取得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地位
  答案:ABCD
  解析:《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所以本题应选ABCD四项。
  (一)经营者集中申报
  1、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
  (1)申报: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提示:需要申报的情形包括:(1)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2)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2、申报豁免
  在申报时,有申报豁免的情况。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1)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2)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二)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
  1、*9步审查: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
  2、第二步审查: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九十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是否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应当说明理由。审查期间,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3、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
  (1)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
  (2)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
  4、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
  (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提示: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三)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
  1、根据2009年11月商务部发布的《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限制性条件包括如下儿类:
  (1)剥离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部分资产或业务等结构性条件;(2)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开放其网络或平台等基础设施、许可关键技术(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或其他知识产权)、终止排他性协议等行为性条件;(3)结构性条件和行为性条件相结合的综合性条件。所谓资产或业务剥离,即由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将自己的部分业务出售给第三方经营者,以保持这部分业务
  的竞争性。
  2、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未依限制性条件履行规定义务的,商务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
  3、对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法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