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的目的
  1.分析程序的定义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在必要时对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或关系进行调查。
  【提示】分析程序特别强调通过“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的内在联系,评价财务信息。在每年“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综合题中,“资料一”均为“非财务数据”,资料二均为“财务数据”。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分析程序
  (一)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分析程序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其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二)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分析程序的具体要求
  1.将分析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
  2.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方面,对其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
  3.通过发现异常来识别重大错报
  如果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的比率、比例或趋势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取得相关的支持性文件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三)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分析程序的特点
  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的分析程序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因此有以下特点:
  1.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其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所使用的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3.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所进行比较的性质、预期值的精确程度,以及所进行的分析和调查的范围都并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