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进入2015年注会基础备考期,是全面梳理考点的宝贵时期,我们一起来学习2015《财务成本管理》基础考点:债券的价值因素。
  
  【内容导航】:
  
  (一)债券的估值模型
  
  (二)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第六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9节债券价值评估的内容。
  
  【知识点】:债券的价值因素
  
  (一)债券的估值模型
  
  1.债券价值含义(债券本身的内在价值)
  
  未来的现金流入的现值
  
  2.计算
  
  (1)平息债券
  
  是指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支付的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2)纯贴现债券
  
  是指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作某一单笔支付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到期日前购买人不能得到任何现金支付,因此也称为“零息债券”。
  
  (3)永久债券
  
  是指没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
  
  (4)流通债券:
  
  含义:是指已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债券。
  
  特点:
  
  ①到期时间小于债券发行在外的时间。
  
  ②估价的时点不在发行日,可以是任何时点,会产生“非整数计息期”问题。
  
  3.决策原则
  
  当债券价值高于购买价格,可以购买
  
  (二)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1.面值
  
  面值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2.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3.折现率
  
  折现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小(反向)。
  
  债券定价的基本原则是:
  
  折现率等于债券利率时,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
  
  如果折现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低于面值;
  
  如果折现率低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
  
  4.到期时间
  
  对于平息债券,当折现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如果付息期无限小则债券价值表现为一条直线。
  
  (1)平息债券
  
  ①付息期无限小(不考虑付息期间变化)
  
  溢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下降
  
  平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不变
  
  折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即:最终都向面值靠近。
  
  【扩展】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新发债券来说:
  
  溢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高;
  
  折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低;
  
  平价发行的债券,期限长短不影响价值。
  
  ②流通债券(考虑付息期之间的变化)
  
  流通债券的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呈周期性变动。
  
  总结:随着到期日接近,平息债券价值的变化
  
  (2)零息债券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向面值接近。
  
  (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5.利息支付频率
  
  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的现象,仅出现在折价出售的状态。如果债券溢价出售,则情况正好相反。
  
  结论:
  
  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下降;
  
  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上升;
  
  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不变。
  
  6.折现率与到期时间的综合影响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折现率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