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顿网校一如既往,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我们共同努力,2015年梦想成真!
  债权转让和债务承担
  一、债权转让
  概念: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主体的变更,合同的转让分为债权的转让、债务的承担及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一)债权转让的条件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律制度。其中债权人是转让人,第三人是受让人。《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无须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二)禁止债权转让的情形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主要指基于当事人特定身份而订立的合同,如出版合同、赠与合同、委托合同、雇用合同等;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三)债权转让的效力
  1.对债权人而言,在全部转让的情形,原债权人脱离债权债务关系,受让人取代债权人地位。在部分转让情形,原债权人就转让部分丧失债权。
  2.对受让人而言,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如抵押权,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3.对债务人而言,债权人权利的转让,不得损害债务人的利益,不应影响债务人的权利:
  (1)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如提出债权无效、诉讼时效已过等事由的抗辩。
  (2)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其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二、债务承担
  1.债务人将合同义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3.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4.债务承担除了《合同法》规定的免责的债务承担以外,还有并存的债务承担,即第三人以担保为目的加入债的关系,与原债务人共同承担同一债务。由于并存的债务承担并不使得原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因此原则上不以债权人的同意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