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LV5重要性的概念
  (一)概念(三个特征)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重要性就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总体能够容忍*5错报(注册会计师角度)。注册会计师考试有“6+1”个科目,有十几本书,高顿网校为了让学员提高学习效率,汇集名师各班次精品课程,课程讲师拥有多年辅导经验,惯于紧贴政策脉搏,命题方向把握精准,深受学员的喜爱!相信在高顿网校老师悉心辅导下,通过网课学习,免费题库在线练习,定能帮助学员轻松掌握知识点。
  (二)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
  特点:每次审计必须制定,且只有一个。
  1.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选择题):
  (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4)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
  2.制定的时间
  在计划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数量)上重大错报。
  3.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则应制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2)审计的目标;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4.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适当的基准×适当的百分比
  (1)基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基准,基准不是一成不变。
  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如果营业外收入或税前利润不稳定,不可预测,不宜用作基准。
  (2)百分比
  ①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经验;
  ②考虑百分比与基准的关系;
  例如: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
  ③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3)要求
  ①每次审计都应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②每次审计只应确定一个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如果采用不同的基础确定的重要性不同,应选取最低的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三)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
  特点:无须每次审计制定,如有,可以是多个。
  1.不是每次审计都应确定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制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特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要求;
  (2)与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的特定方面。
  2.每一财务报表可确定一个或多个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
  3.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一定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但多个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可能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4.某些错报虽低于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但高于特定认定的重要性水平,但也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因此该错报也会影响审计意见。
  高顿网校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针对不同考生,提供注册会计师特色班(全国通用,3天取证)供您选择(90%核心考点秘诀,3天搞定会计证),【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