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二)无形资产
  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您还会为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而烦恼吗?使用网校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无纸化模拟系统,包含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等题型,题题结合考试大纲贴近考试考点。坚持每天做题练习,一定可以提升会计从业备考效果,为赢取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加油吧!【马上开始练习 】
  【提示】如果会计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那么每期纳税调减的金额均为会计计入费用(研究阶段的支出、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及形成无形资产后的摊销额)的50%。
  (三)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会计:公允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税法:取得时的成本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公允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税法:取得时的成本
  (四)其他资产
  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税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
  2.将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账面价值: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
  3.其他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二)预收账款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可税前列支。一般情况下,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其账面价值,因此计税基础为0。
  (四)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行政性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除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以外,对于某些特殊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其计税基础的确定应遵从税法规定,如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由于会计与税法法规对企业合并的划分标准不同,处理原则不同,某些情况下,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零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2.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将其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高顿网校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针对不同考生,提供注册会计师特色班(全国通用,3天取证)供您选择(90%核心考点秘诀,3天搞定会计证),【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