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一)纳税调整增加额
  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二)纳税调整减少额
  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结果。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您还会为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而烦恼吗?使用网校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无纸化模拟系统,包含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等题型,题题结合考试大纲贴近考试考点。坚持每天做题练习,一定可以提升会计从业备考效果,为赢取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加油吧!【马上开始练习 】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或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所得税费用
  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以后,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除外。
  所得税的列报
  一般情况下,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高顿网校温馨提示】:考试辛苦,请一定注意身体,同时好的考试方法,好的考试辅导选择也很重要,高顿网校专注如何为考生学习提供优质服务,祝你在考试路上有帮助之手,取得理想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