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注册会计师名师班
  高顿网校小编为大家分享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策略,仅是个人建议,供打击做个参考,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来定。
 
  (1)审计:审计是6科考试中标准化程度*6的一科,历数过去5套真题,考点与题型每年重复率60%以上。比如说问答题每年考5题,过去5套题中总共只涉及过8个考点。其他的题型也很类似。因此,针对审计的考试特点,复习可以比较简单,先学习网校老师的基础班教学,可以只听音频不看视频。杨老师的审计讲解非常精炼,重点要点突出,紧扣考试要求。基础班学习之后,把过去5年考过的考点一一整理,再到辅导书中找到完整的总结,这作为重点复习。此外如果还有时间,可以把辅导书逐章逐节看一看归纳过的知识点,考前用真题练习。
 
  (2)会计:先要学习会计基础,相关专业的同学自然毫无问题,如果没有相关背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高顿网校小编推荐以下方法:
  <1>学习会计的结果,即报表,再学习会计的过程,即记账、分录、科目等等。学习报表可以通过阅读以普通投资者为受众的财务报表分析的书,这一类书很多,找一本比较薄的,通俗易懂的快速学完。
  <2>学习会计过程可以到书城或图书馆找到最薄的《基础会计》教程看,差不多2-3个小时可以知道会计是什么,复式记账是什么,常见的会计循环有什么。很多细节搞不清楚,没关系,以后慢慢会明白。
  <3>注会会计教材的《金融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两章内容可以很好的帮助了解这些。先从这两章开始,慢慢学,多做例题真题,再附上自己的梳理以及会计科目表,会计则可入门。会计考察的重点是“判断”是否符合准则,所以复习的重点要放在对准则阐述范围的理解。
 
  (3)经济法、税法:这两门比较类似,在法学范畴里经济法大部分内容是民商法,极少部分内容是经济法,而税法则完全属于法学中的经济法内容。相比之下民商法有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掌握了这些逻辑体系(其实基本上时常识)就算完全不知道具体法律是怎样规定的也能非常容易的“感觉”出答案。法学中的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那么具有常识性,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比如1-3个企业市场份额大多时需要反垄断法调节,比如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分别如何认定等等。考前把辅导书上的知识点过一遍,经济法看一看过去真题的标准答案,学习答题思路。税法一定要真题练习,在考试的状态(限时)下做题,可能会错很多,对了答案会发现知识点都知道,就是做题时疏忽了。把这些容易疏忽的知识点(或者称为命题常用陷阱)整理出来,考前两天,以及进考场前反复看。
 
  (4)财管:财管也是CPA考试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门。在过去几年中,CPA的财管教材几乎每一年都有较大的变化。很多概念不断更新,这其中还包含着对过去教材内容的否定。这种制度下造成了财管考试以书中例题为主的局面。考试题型基本不离开教材中的例题。读教材、反复做例题成了财管考试的捷径。复习财管还需要警惕对财管里的各种概念都基本明白,但面对真题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先用那个知识点,再用那个知识点,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思路。这种情况提供类似学习物理的方法--理解+题海。
 
  (5)战略:这一科包含的几部分内容:战略、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内控要发展成为法定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这一部分必然在今后的考试中越来越成为考试重点。风控,了解几种基本的风险,可能涉及到计算的那几种风险学会计算,必考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