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言】现阶段进入2015年注会预习备考期,是梳理考点的宝贵时期,我们一起来学习2015《财务成本管理》预习考点:信用政策的确定。
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 | 含义 |
品质 | 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
能力 | 指顾客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
资本 | 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
抵押 | 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
条件 | 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
(三)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的决策
总额分析法 | 差量分析法 |
(1)计算各个方案的收益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注意:固定成本如有变化应予以考虑 | (1)计算收益的增加 =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
(2)计算各个方案实施信用政策的成本: *9,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第三,计算折扣成本(若提供现金折扣时) | (2)计算实施信用政策成本的增加: *9,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第三,计算折扣成本的增加(若提供现金折扣时) |
(3)计算各方案税前损益=收益-成本费用 | (3)计算改变信用期的增加税前损益 =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
决策原则:选择税前损益*5的方案为优。 | 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可以改变。 |
高顿网校为您提供会计实务视频课堂,会计实务免费试听,助力考生通过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体验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