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存货决策
  经济订货量的概念:能够使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
 
  (一)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
  1.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
  (1)能及时补充存货,即存货可瞬时补充;
  (2)能集中到货,即不是陆续入库;
  (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
  (4)需求量稳定,并能预测;
  (5)存货单价不变;
  (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可以随时买到。
 
  2.相关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变动成本=(D/Q)×K
  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变动成本=(Q/2)×Kc
  上述相关成本与进货批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
  由于变动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与订货量是反方向变化的,因此,令二者相等,即可得出经济订货量的基本公式。
  ①济订货量(Q*)基本公式
  ②基本公式的演变形式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
  1.订货提前期
  (1)再订货点:在订货提前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称为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平均每日需要量
  (2)订单虽然提前发出,但订货间隔时间、订货批量、订货次数不变,故提前订货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在建立基本模型时,是假设存货一次全部入库,故存货增加时存量变化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事实上,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使存量陆续增加。尤其是产成品入库和在产品转移,几乎总是陆续供应和陆续耗用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改。
  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为d,则:
  每日入库量=P-d
  入库天数=Q/P
  当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订货量即为经济订货量。
  【模型扩展】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Q——生产批量(订货量)
  K——每次生产准备成本(每次订货成本)
  P——每日产量(每日送货量)
  其他符号含义不变。
  相关总成本模型:
  【自制与外购存货的决策】
  外购相关成本=经济订货量下的相关总成本+购置成本
  自制相关成本=经济生产批量下的相关成本+生产成本
  外购相关成本<自制相关成本→宜外购
  外购相关成本>自制相关成本→宜自制
 
  3.保险储备
  (1)保险储备的含义
  按照某一订货量和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迟,就会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称为保险储备。
  (2)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R=平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L×d+B
  (3)保险储备确定的原则:使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及缺货成本之和最小
  储存成本=保险储备×单位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单位缺货成本×年订货次数
  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成本+缺货成本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