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售后租回交易的定义
  定义: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租回,习惯上称之为“回租”。
  性质:对于销售方(即承租人)来说,通常售后租回在本质上是一项融资行为。
 
  二、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对于售后租回交易,无论是承租人还是出租人,均应按照租赁的分类标准,将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
  注意:对于出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无论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承租人来讲,由于其既是资产的承租人同时又是资产的出售者,因此,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
  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应根据其所形成的租赁类型而定,可按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1.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
  卖主(即承租人)应将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无论是售价高于资产账面价值还是售价低于资产账面价值)予以递延,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即:按该项资产计提折旧所采用的折旧率相同的比例对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进行分摊。
  2.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
  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记入当期损益。
  (2)如果售后租回交易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
  ①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有关损益应于当期确认;但若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的,应将其递延,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分摊于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
  ②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其高出公允价值的部分应予递延,并在预计的使用期限内摊销。
  递延收益摊销时,借记或贷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科目,贷记或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
 
  三、售后租回交易的披露
  承租人和出租人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披露售后租回交易外,还应对售后租回合同中的特殊条款作出披露。
  “特殊条款”是指售后租回合同中规定的区别于一般租赁交易的条款,比如租赁标的物的售价等。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