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初始计量的一般原则: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2.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①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②企业通过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
  ③采用出包工程方式的企业,固定资产成本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
  ④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
  ⑥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更正处理。
 
  固定资产的折旧:
  1.折旧的范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2.折旧方法:
  ①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②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总工作量
  每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
  ④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注册会计师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5年 CPA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特别提醒:CPA注册会计师零基础无忧通关课程 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7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高顿题库:注册会计师考试免费题库  APP下载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