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 导论

  法律渊源:

  1、宪法(具有*6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仅次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

  6、司法解释:*6人民法院、*6人民检察院

  7、国际条约或协定

  【解释1】考生应清楚不同的法律形式的制定机关及其效力等级。其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解释2】注意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的不同制定机关,一个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个是地方“政府”。
 

  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

  (1)法律关系的主体

  ①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

  ②行为能力的划分:

  完全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3)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人格利益和智力成果。

  2、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人的行为。其中事件包括人出生与死亡、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事件的经过;人的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