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省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有多名参加技术职称考试的考生收到“改分服务”的诈骗短信,经分析研判,此类短信诈骗犯罪的规律为:
一、作案对象
“改分服务”短信诈骗行为侵害对象以在职技术人员为主,由于平时工作压力较大,复习时间较少,许多考生对于能否通过考试没有把握,此时不法分子声称可以帮助考生更改考试成绩,容易取得信任。许多考生事后发现被骗也不愿意报案,甚至不愿意公开谈论,给案件的办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二、作案手段
(一)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考生的姓名、手机号码、报考科目等信息;
(二)向考生们的手机上群发短信,称阅卷已结束,考生有一门或几门考试没有通过,自己有内部人员,可以提供改分服务。由于不法分子向考生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容易取得考生的信任;
(三)不法分子通常声称可以偷改答题卡,后以电脑阅卷有误的理由修改考试成绩;
(四)通过QQ号码与考生联系,并提供账号以供考生汇款,很多付款采取预付款加余款的方式,余款在考试成绩公布后支付,进一步取得考生的信任;
(五)不法分子向考生索取的改分费用大多在1000元至2000元不等,对考生来说是风险小、利益大,容易成功,待考试成绩公布,考生发觉上当时犯罪分子早已不知去向。
三、作案时间
作案时间从考试结束到考试成绩公布之前,一般至少有2-3个月时间,因此不法分子有充分的时间实施犯罪、转移资金。
四、防范对策
一是从源头入手,相关部门严厉打击泄露考生身份信息的行为。在许多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手中掌握的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往往容易成功;
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净化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平台,坚决清理此类信息;
三是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上发布预警信息,提高群众的警惕;
四是民警应深入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重点单位,一方面要宣传法律知识,提醒群众谨防受骗,另一方面要力争收集线索,为打击犯罪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