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知识点】:债券的价值
  一、 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
  (一) 债券价值的含义:(债券本身的内在价值)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
  (二) 计算:
  1、 平息债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支付的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凡是利率都可以分为报价利率和有效年利率。当一年内要复利几次时,给出的利率是报价利率,报价利率除以年内复利次数得出计息周期利率,根据计息周期利率可以换算出有效年利率。对于这一规则,利率和折现率都要遵守,否则就破坏了估价规则的内在统一性,也就失去了股价的科学性。
  2、 纯贴现债券:纯贴现债券是指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作某一单笔支付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到期日前购买人不能得到任何现金支付,因此也称为“零息债券”。
  3、 永久债券:是指没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
  永久债券的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PV=利息额/折现率
  4、 流通债券:
  含义:流通债券是指已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债券。
  特点:(1)到期时间小于债券发行在外的时间。
  (2)估价的时点不在发行日,可以是任何时点,会产生“非整数计息期”问题。
  (三)决策原则:当债券价值高于购买价值,可以购买。
 
  二、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1.面值
  面值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2.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3.折现率
  折现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小(反向)。
  债券定价的基本原则是:
  折现率等于债券利率时,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
  如果折现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低于面值;
  如果折现率低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
  4.到期时间
  对于平息债券,当折现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如果付息期无限小则债券价值表现为一条直线。
  (1)平息债券
  ①付息期无限小(不考虑付息期间变化)
  溢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下降。
  平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不变。
  折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即:最终都向面值靠近。
  ②流通债券(考虑付息间变化)
  流通债券的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呈周期性变动。
  (2)零息债券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向面值接近。
  (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5.利息支付频率
  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的现象,仅出现在折价出售的状态。如果债券溢价出售,则情况正好相反。
  结论:
  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下降;
  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上升;
  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不变。
 注册会计师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5年 CPA 注册会计师考试 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特别提醒:CPA注册会计师零基础无忧通关课程  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 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7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高顿题库:注册会计师考试免费题库  APP下载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