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26年注会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生需分阶段报考。专业阶段要求考生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之一:
学历要求:持有高等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全日制、自考、成考等学信网可查学历);
职称要求: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如中级会计师、审计师)。
综合阶段则需在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后报考,仅要求考生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此外,以下三类考生不得报名:
因违规被吊销证书未满5年者;
处于禁考期内或已取得全科合格证者;
非首次报名但学历信息未通过审核的考生。
应届毕业生可凭学籍信息提前报名,但需在毕业后补录毕业证书编号完成认证。
二、注会考试科目如何设置?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科目设置各有侧重:
1、专业阶段(6科)
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以下科目:
《会计》:涵盖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等核心内容,是其他科目的基础;
《审计》:逻辑性较强,需结合实务案例理解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侧重财务分析与资本运作;
《税法》:政策更新频繁,需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
《经济法》:记忆量大,涉及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条文;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性强,考查企业战略制定与风险管控能力。
2、综合阶段(1科)
通过专业阶段后,考生需参加《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核心,整合会计、审计、税法知识;试卷二聚焦管理咨询与战略分析,要求考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2026年注会报考趋势与建议
根据历年政策,2026年注会报名条件预计保持稳定,但考生需注意以下变化:
报名时间:预计4月开放报名,建议提前准备材料;
考试时间:专业阶段可能在8月下旬举行,综合阶段紧随其后;
备考策略:零基础考生可优先选择《会计》+《税法》或《经济法》组合,有经验的考生可挑战《会计》+《审计》+《税法》等高关联科目。
注会证书是职业晋升的重要筹码,但备考周期长、难度高。考生需结合自身基础制定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才能高效通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