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成绩保留几年?许多考生对成绩有效期、合格标准等核心问题高度关注,作为财会领域的黄金证书,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阶段的成绩管理规则差异显著,本文将从注会成绩保留几年、合格标准及备考策略三方面,为考生梳理关键信息,助力科学规划备考节奏。
一、注会成绩保留几年?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注会专业阶段六科(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实行“滚动制”管理。
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否则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将失效。
例如,若2021年通过《会计》,则该科成绩有效期至2025年;若2025年仍未通过剩余科目,则2021年成绩作废,需重新报考。
值得注意的是,成绩有效期以“通过第一科的年份”为起点计算,中途未报考或未通过的年份不计入周期。
建议考生优先攻克《会计》《审计》等难度较高的科目,合理规划报考节奏,避免因时间跨度过长导致知识遗忘。
二、注会综合阶段成绩有效期如何?
与专业阶段不同,注会综合阶段考试(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无成绩有效期限制。
考生通过专业阶段后,可随时报考综合阶段,且成绩终身有效。这一设计旨在减轻考生压力,避免因时间限制影响职业规划。
综合阶段侧重考查跨学科实务能力,两卷合计得分60分即为合格。
建议考生在专业阶段结束后尽早备考综合阶段,保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同时利用历年真题模拟实战,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三、注会合格标准是什么?
注会考试实行百分制评分,两阶段合格标准分别为:
1、专业阶段:单科满分100分,60分合格。考生需在连续5个年度内通过全部6科,方可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书。
2、综合阶段:试卷一、试卷二各50分,合计60分合格。通过后即可申领全科合格证书,成为注册会计师。
专业阶段每科设置1道英文附加题(选做),答对可额外加5分,但总分仍以60分为合格线。考生需注意,成绩公布后若对分数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但仅限核查加分或登分错误,不重新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