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时间虽未由中注协官方正式发布,但结合近五年考试规律(2023-2025年均在8月下旬举行),预计为8月22日-23日(周六、周日),专业阶段考试将延续“2天6科”模式,综合阶段考试同步进行,考生可参考2025年科目时间安排提前规划:
专业阶段:
8月22日(周六):会计(第一场)、税法、经济法;
8月23日(周日):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部分考区会计增设第二场)。
综合阶段:
8月23日(周日):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关键提示:最终时间需以2026年3月中注协发布的《报名简章》为准,考生需密切关注官网动态(https://www.cicpa.org.cn)。
二、注会考试科目怎么搭配更高效?
科学搭配注会科目是提升通过率的核心策略,根据科目关联性与难度梯度,推荐以下方案:
1、零基础/在职考生
会计+税法:会计是核心基础,与税法知识点交叉率达60%(如所得税处理),实务联动性强,适合入门。
经济法+战略:偏记忆型科目组合,日均学习2小时即可兼顾工作与备考。
2、有财会基础考生
会计+审计+税法:审计依赖会计基础,税法补充实务应用,三科形成“财税审计闭环”,但需日均投入3-4小时。
3、冲刺高分考生
财管+战略+经济法:财管计算与战略模型分析互补,经济法调节节奏,适合逻辑思维强者。
避坑指南:避免同年报“会计+审计+财管”三高难组合,易导致时间分配失衡。
三、注会成绩有效期如何计算?
注会成绩管理分阶段执行,规则严格:
1、专业阶段
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从通过第一科当年起算。
示例:若2026年通过《会计》,需在2030年底前通过剩余5科,否则2026年成绩作废。
2、综合阶段
成绩永久有效,通过专业阶段后可随时报考,但需同年通过试卷一和试卷二。
备考建议:优先攻克《会计》《审计》等核心科目,采用“2+2+2”分阶策略(两年过6科),避免成绩过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