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注协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单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
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科,否则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将失效。
例如,若考生2025年通过《会计》,则该科成绩有效期至2029年,若2029年底前未通过全部科目,2025年的成绩将作废。
成绩管理规则:
成绩有效期从通过第一科的当年开始计算,滚动计算周期为5年。
若中途某年未报考或未通过,已通过的科目成绩仍保留至5年有效期结束。
通过专业阶段后,考生可随时报考综合阶段,且成绩永久有效。
二、注册会计师考什么?
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6+1”模式,涵盖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全面考核考生的专业素养与实务能力。
1、专业阶段(6科)
科目特点:
会计:基础核心科目,涉及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等复杂核算。
审计:逻辑性强,需结合实务案例理解审计流程与风险判断。
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大,公式密集,侧重企业估值与资本运作。
税法:政策细节多,需精准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
经济法:以公司法、合同法为主,强调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清晰,注重企业战略制定与风险管控。
搭配建议:优先报考《会计》《税法》《经济法》等关联度高的科目,平衡难度与备考效率。
2、综合阶段(1科)
考试形式:分《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题型为案例分析,需综合运用专业阶段知识解决实务问题。
通过标准:两卷合计得分≥60分,成绩永久有效。
三、注册会计师成绩有效期怎么计算?
成绩有效期以“连续5年”为周期滚动计算,具体规则如下:
起算时间:从通过第一科的当年开始计算有效期。例如,2025年通过《会计》,则2025-2029年为有效期内。
失效规则:若5年内未通过全部科目,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作废。例如,2025年通过《会计》,但2029年底前未通过剩余科目,则2025年成绩失效,需重新报考。
跨年调整:若考生因故中断考试,已通过科目成绩仍保留至有效期结束,无需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