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2025年考试时间推测,2026年注会考试仍将分两阶段进行:
专业阶段:8月22日-23日(周六、日)
首日:会计(第一场)、税法、经济法
次日: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部分考区增设会计第二场)
综合阶段:8月23日(周日)
上午: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下午: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意:欧洲考区时间通常延后一周(比利时当地时间),港澳台与内地同步,建议考生提前3个月准备准考证打印(预计8月5日开放)。
二、注册会计考试科目及合格标准是什么?
2026年注册会计考试延续“6+1”模式,科目及合格线如下:
1、专业阶段(6科)
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合格标准:每科满分100分,60分通过;单科成绩保留5年,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
2、综合阶段(1科)
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合格标准:两卷合计60分(单卷50分),成绩无有效期,通过后即可申领全科合格证。
三、注册会计科目怎么高效搭配?
根据基础与时间规划,推荐以下组合:
1、零基础/在职考生
首年:会计+税法(财税关联性强,适合打基础)
次年:审计+经济法(审计需会计基础,经济法缓解压力)
2、全职备考者
三科联动:会计+财管+战略(计算与战略互补,强化逻辑思维)
四科冲刺:会计+税法+经济法+战略(适合时间充裕者)
3、文理结合策略
难度科目(会计、审计)搭配记忆型科目(经济法、税法),平衡学习节奏。
避坑提醒:避免同时报考会计、审计、财管“三座大山”,日均学习时长需超4小时,压力过大易中途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