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证书在财会领域的含金量毋庸置疑,但考试本身因科目数量多、整体难度高,让许多考生倍感压力,历年cpa考试继续沿用“6+1”的经典模式,即需先通过专业阶段的6门科目,再攻克综合阶段的1门科目,全部通关后方可获得全科合格证书,下面高顿cpa小编将详细拆解考试科目设置,并分析各科目难度与核心特点,为考生备考提供参考。
cpa六门科目一、cpa六门科目分别有哪些内容?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两个层级,两个阶段的科目设置、考核重点及报考要求均有差异,具体如下:
(一)专业阶段:6门科目,5年通关要求
专业阶段是cpa考试的基础环节,共设置6门科目,分别为:
《会计》
《审计》
《财务成本管理》(简称“财管”)
《税法》
《经济法》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简称“战略”)
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6门科目的考核,方可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仅持有该合格证,才能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二)综合阶段:1门科目,分两套试卷考核
综合阶段是对专业阶段知识的整合与拔高,仅设置1门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但该科目细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需同时报考并通过:
试卷一:以《会计》《审计》《税法》为核心,聚焦“鉴证业务”场景,考查考生在审计、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等实务中的专业判断能力;
试卷二:以《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为核心,侧重“管理咨询与战略决策”场景,要求考生结合业务实际,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这一阶段的核心考核目标是跨科目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而非单一知识点记忆,需要考生将专业阶段的分散知识串联,在复杂实务案例中灵活应用。
二、cpa各科目考试难度与核心特点?
结合近年考生反馈、官方公布的通过率数据,cpa专业阶段6门科目的难度大致排序为: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各科目具体难度表现与核心特点如下:
1.《会计》:难度TOP1,“cpa考试的基石”
难度评级:★★★★★(最高)
历年通过率常低于20%,是专业阶段公认最难科目;内容体量庞大、体系复杂,涵盖近30个章节的会计准则与实务操作,且是《审计》《税法》等科目的基础,需投入最多时间(建议300小时以上)。
核心特点:
知识点密集且深度高,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是公认难点,需反复理解逻辑;
考试覆盖全面,既考基础概念,也考复杂业务处理(如多维度交易、特殊行业会计),且近年理论表述类题目占比上升,要求考生准确掌握准则原文;
需在“复杂业务场景”中识别实质,例如区分收入确认时点、判断金融资产分类,对细节把控能力要求极高。
2.《审计》:理解门槛高,“实务经验的考验”
难度评级:★★★★☆(较高)
对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而言,理解难度远超记忆难度;教材语言晦涩,充斥大量专业术语(如“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需建立“注册会计师思维”。
核心特点:
逻辑链条长,需从“风险评估”到“控制测试”再到“实质性程序”,完整理解审计流程,而非孤立记忆知识点;
与《会计》联系紧密,例如审计“收入循环”需结合会计收入准则,审计“财务报表错报”需懂会计处理逻辑;
考试出题灵活,常以“案例+判断”形式考查,例如分析某审计程序是否恰当、判断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对“职业判断能力”要求高。
3.《财务成本管理》:计算为王,“公式与速度的较量”
难度评级:★★★★☆(中等偏上)
以“计算量大、公式多”著称,需较强逻辑思维与计算速度,部分考生因“做不完题”失利。
核心特点:
公式密集且易混淆,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本量利分析”等,需理解公式推导逻辑而非死记硬背;
计算场景多样,从“财务比率分析”到“投资项目资本预算”,再到“企业价值评估”,几乎每个章节都涉及大量计算;
考试对“速度+准确率”要求高,需熟练使用计算器,且掌握简化计算技巧(如公式变形、数据代入技巧),避免在复杂计算中耗时过久。
4.《税法》:琐碎易混,“政策记忆与应用的平衡”
难度评级:★★★☆☆(中等)
知识点琐碎繁杂,需记忆大量税收政策,且计算题占比高,易因“政策混淆”“细节遗漏”丢分。
核心特点:
税种多且差异大,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18个税种,每个税种的“征税范围、税率、优惠政策、纳税申报”均不同,需准确区分(如“视同销售”在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中的差异);
政策更新频繁,例如增值税税率调整、税收优惠延续或取消,考生需及时关注当年最新政策(尤其是报名前的政策变动);
计算与记忆结合,既需记住政策细节(如优惠税率适用条件),也需熟练计算应纳税额(如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避免“记对政策但算错数”。
5.《经济法》:记忆为主,“理解难度低但需精准”
难度评级:★★★☆☆(中等偏下)
以法律条文记忆为核心,理解难度相对较低,但需准确记忆细节,否则易在案例分析中“踩坑”。
核心特点:
内容覆盖多法律领域,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每个法律板块的条文逻辑独立,需分模块记忆;
考试以“案例分析”为主,例如判断合同是否有效、分析公司合并中的法律问题,要求考生“精准引用条文”,而非泛泛而谈;
记忆技巧很重要,可结合“案例联想”(如用实际纠纷案例理解合同法条款)或“对比记忆”(如区分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规定),降低记忆压力。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难度最低,“战略思维的考验”
难度评级:★★☆☆☆(最低)
内容体量最小,记忆压力较低,但需建立“全局观”,避免因“知识点抽象”导致答题偏离方向。
核心特点:
知识点融合多学科,涵盖“战略分析(PEST、SWOT)、战略选择(成本领先、差异化)、战略实施、风险管理”等模块,逻辑框架清晰但较抽象;
考试“教材简、题目活”,教材内容简洁,但题目常结合热点案例(如企业并购、数字化转型),要求考生在理解教材理论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例如分析某企业的战略风险点;
需培养“战略思维”,答题时需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而非局限于某一职能部门(如财务、营销),避免因视角过窄丢分。
以上就是【cpa六门科目分别有哪些内容?一文帮你理清楚】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